權威發布丨2020年山東省供銷社系統開展土地托管服務2900萬畝,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5880萬畝次
來源: 時間:2021-07-08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深化土地托管服務,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有關情況。
供銷合作社是黨領導下的為農服務的綜合性合作經濟組織。近年來,山東省供銷合作社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供銷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牢記為農服務宗旨,深入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積極轉變為農服務方式,圍繞破解“誰來種地、地怎么種”的問題,在全國首創土地托管服務,走出了一條以服務規模化推動農業生產規模化、現代化的新路子,為全省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做出了積極貢獻。2020年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開展土地托管服務2900萬畝,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5880萬畝次。這一做法已在全國推廣,2020年被省委省政府總結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重要模式之一。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對供銷合作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迅速傳達學習和貫徹落實。今年年初,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支持供銷合作社深化土地托管服務增強為農服務能力的指導意見》。為貫徹落實好這一文件,省供銷社研究制定了貫徹落實方案,正在全面推進落實。下面,從三個方面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開展土地托管服務的基本情況
所謂土地托管,就是農民和家庭農場、流轉土地的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將耕、種、管、收等農業生產經營的部分或全部環節委托給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來實施,土地產出收益歸土地經營者所有,服務主體按照約定收取相應服務費的一種服務形式。
全省供銷社系統開展土地托管服務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實踐探索、全面推廣,構建全省系統土地托管服務網絡。從2009開始,我省部分基層供銷社針對農民“進城打工顧不上種地、種地耽誤進城打工掙錢”的問題,發揮自身服務優勢,開始探索為農民提供農資直供、代耕代種等服務,逐步形成了以多環節服務為基本特征的土地托管服務形式。2013年,省供銷社在濟寧市汶上縣召開現場會議,在全省系統全面推廣這一做法。到2018年,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資金、政策支持下,先后成立了150多家農業服務企業,建設了872個為農服務中心,初步形成了系統性的土地托管服務網絡。第二階段:扶優扶強、聯合合作,服務帶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2019年以來,為進一步增強全省系統為農服務能力、密切與農民的利益聯結,省供銷社提出了“扶優扶強、以強帶弱”的工作思路,把系統為農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轉到培育骨干力量、加強聯合合作、服務帶動小農戶發展合作經營上來,努力打造土地托管“升級版”。一方面,省供銷社成立了現代農業發展服務集團公司,作為全省系統的服務龍頭,同時選擇部分經營能力強、運營模式好、發展潛力大的為農服務中心,以股權投資的方式,成立一批省市縣三級供銷社共同出資的農業服務公司,培育系統土地托管服務的骨干力量,打造為農服務 “國家隊”,支撐帶動全省系統開展土地托管服務。另一方面,試點推廣“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務”新模式,通過開展“村社共建”,服務帶動農民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開展農業規模化經營,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目前,已與25個縣市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立農業服務公司21家,帶動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360多家,全程托管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21萬畝。
試點推廣“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務”的情況
2020年以來,省供銷社在總結基層經驗的基礎上,在全省試點推廣 “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務”新模式。基本做法是:“開展一個戰略合作、構建一個利益共同體、推行一個運營機制”。
“開展一個戰略合作”,就是省供銷社與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具備基本條件的縣市區開展戰略合作,通過與縣級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立聯合推進專班,建立聯合推進機制,共同推動試點和推廣工作。
“構建一個利益共同體”,首先,由黨委政府和村“兩委”引導農民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以土地經營權入股、村集體以土地整合后溢出土地及公用設施入股,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采取“保底收益+盈余分紅”分配機制,保障農民利益。其次,省供銷社聯合市、縣供銷社在當地成立土地托管服務公司,整合供銷社服務資源和社會服務力量,成立專業服務隊伍,為土地股份合作社提供“全程托管+保底承諾”服務,保障土地股份合作社利益。服務公司與鄉鎮黨委政府、村“兩委”三方簽訂長期合同,通過市場化手段和利益聯結機制,把供銷社與農民、村集體結成緊密、穩定的利益共同體,使農民、村集體、供銷社在合作中持續獲益。目前,省供銷社已經服務運營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民在獲得相當于土地流轉價格的保底收益基礎上,一般每畝還能獲得100元以上的分紅,村集體一般也能獲得2-10萬元不等的穩定收益,增強了村“兩委”凝聚力和戰斗力。
“推行一個運營機制”,就是在土地托管服務中推行“三化五統十服務”運營機制。具體講就是推行企業化運營、規范化管理、標準化服務,實行統一運作方式、統一整合資源、統一農資供應、統一銷售加工、統一融資保險,統籌推進種肥供應、深耕深松、機種機收、劃片管理(田間管理)、統防統治、節水灌溉、秸稈利用、糧食烘干、產銷對接、技術培訓等10項重點服務。省供銷社發揮行業指導和企業運營兩個優勢,統一組織爭取政策資源,協調推動系統聯合合作,提升系統服務組織化程度和整體效能,構建全省供銷社現代農業發展服務體系,打造為農服務“供銷品牌”。
土地托管服務取得的成效
一是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效服務。供銷社通過成立專業化服務組織,建設為農服務中心,為農民提供耕、種、管、收等生產服務,滿足了農民對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需求,較好地解決了農民進城打工顧不上種地問題,把大量農民從土地上解放了出來,實現了農民打工、種地兩不誤。
二是促進了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務”新模式,在不流轉土地經營權的前提下,以合作社的形式實現了農業規模化經營,農民不用自己種地,仍然可以獲得相當于土地流轉價格的基本收益和增產效益,轉變了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穩定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完善了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
三是促進了農業科技推廣應用。供銷社土地托管依托專業平臺和專業化服務隊伍,將新型農業機械、新技術、新品種推廣應用融入服務之中,打通了科技推廣“最后一公里”,實現了農業降成本、增產量、提質量。
四是促進了供銷社改革發展。通過開展土地托管,供銷社找到了為農服務的突破口,搭建了服務平臺,打造了服務隊伍,增強了服務能力。通過服務,得到了黨委政府和農民的肯定和支持,提升了供銷社形象,加快了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步伐。
下一步,省供銷社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供銷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試點推廣“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務”,力爭三年內在50個縣推廣這一模式,全程托管土地100萬畝,在示范引領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同時,大力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構建全省供銷社現代農業發展服務體系,加快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臺,成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