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資吸引力
來源: 時間:2016-05-11
【投資吸引力】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也是重要而成熟的消費大市場。日本大量原材料、資源、能源、食品依賴進口,并向世界出口高性能產品和中間材料。日本各項法律法規健全,市場秩序規范,信用體系健全,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日本有眾多資本、技術和管理實力雄厚的大企業,也有大量掌握核心技術、產品的中小企業。日本企業擁有全球領先的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和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設備和專有技術。作為老齡化最嚴重的發達經濟體,日本在老年產品和養老產業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擁有一流產品、設備和服務。總之,雖然門檻較高,但外國企業仍在許多領域有與日本企業開展商務合作的空間。
【巨大的市場需求】日本市場規模大,每年商品零售總額約為1.2萬億美元,許多中低檔商品和原材料都依靠國外進口。特別是隨著少子老齡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在醫療、健康、護理等領域產生了各種各樣的需求。另外,約690萬人的“團塊世代”(指在1947-1949年之間的第一個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人)從2007年起陸續進人退休年齡,這些人擁有約1.1萬億美元金融資產,加上每年近1.4萬億美元的退休金,其潛在的市場消費能力不容忽視。
【較好的商務環境】日本戰后走上和平發展之路,建立起非常完備的法律制度,政局比較穩定。20世紀90年代以后,日本推進了會計準則以及相關法律制度的國際化。2005年6月修改、制定新公司法,使設立公司更加容易(撤銷了最低資本金制度),企業兼并重組方式靈活,商業環境規范有序。日本各項基礎設施完善,高速公路、鐵路、航空、海運等物流設施便利,除綜合稅負較高外,企業投資日本的總體商務環境較好。
世界經濟論壇《2014-201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日本在全球最具競爭力的144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6位。
目前,日本政府正研究擬訂新的經濟增長戰略,擬通過放寬管制、降低稅負等刺激民間企業投資,增強日本經濟活力,這將為外國企業投資日本帶來新的機會。
【合作重點領域】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中小企業合作、生物醫療、IC丁產業、現代農業、老齡服務產業等領域成為外國企業對日經濟合作的重點領域。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外國企業可與日本企業伙伴合作,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共同開發第三國市場。
【經濟增長率】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緩慢改善,加上災后重建需求和政策拉動,日本經濟增長逐漸觸底反彈。特別是2012年底,自民黨安倍政權上任以來,積極推動實施所謂“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一大膽的金融緩和及量化寬松,積極的財政擴張政策,引導民間投資消費的增長戰略,提出兩年內實現2%的物價上漲目標,擺脫長期“通貨緊縮”局面。目前,日元匯率超高局面得到改善,日本股市強勢上漲,經濟界和消費者心理預期有所改善。2014年4月1日起,消費稅率由5%提高到8%,個人消費需求受到沖擊,安倍經濟學面臨考驗,日本經濟能否成功走出長期通縮,要看新增長戰略能否帶來經濟可持續增長。日本央行2014年10月31日宣布將每年基礎貨幣的貨幣刺激目標加大至80萬億日元(約合7234億美元),目的是刺激經濟增長。
隨著日本少子老齡化趨勢日益加劇,日本企業紛紛投資海外,海外生產、采購及銷售成為日本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據日本國際協力銀行( JBIC ) 2013年度對日本制造業海外事業調查顯示,日本制造業海外生產和銷售比重分別達到34.6%和37.3%}
【人均收入】2013年日本人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戶)換算成美元為38644美元,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共34個成員中排名19,比2012年的第13位有所下降。
【世界最大的債權國】自1985年首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之后,日本一直都是重要的債權國。截至2013年底,擁有約3.06萬億美元海外資產,是世界最大債權國。截至2015年2月底,日本外匯儲備達12511億美兀。
【沉重的公共債務負擔】多年來,日本財政入不敷出,每年不得不發行大量國債。據日本財務省估算,到2013財年末,日本國家和地方政府長期債務余額(包括國債、借款和短期政府債券)約1024.9萬億日元,相當于日本GDP的201,到2014年度末這一數字將達到1029.9萬億日元,相當于當年GDP的205%, 2014年11月,日本國民人均負債約817.5萬日元。不過,日本國債90%以上由本國大銀行、養老基金、保險基金等金融機構持有。2014年12月,穆迪宣布把日本主權債務評級從AA3調降一個等級至A1,前景展望穩定。穆迪認為調降日本債務評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日本削減財政赤字目標在可行性上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2)面對通貨緊縮壓力日益增加的大背景,日本推出的刺激經濟增長政策的時機和有效性也存在不確定性。(3)日本國債收益率上升的風險增加,從中期上看日本償債能力會減弱。
【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下降】財務省發布的2014年度(截至2015年3月)國際收支狀況速報值顯示,反映日本與海外貨物和服務貿易及投資情況的經常項目收支順差達7.81萬億日元,時隔4年由負轉正。同時,受原油價格下跌導致燃料進口額減少、日元貶值使換算為日元的出口額增長等因素影響,貿易收支得到改善,逆差降為6.57萬億日元(2013年度逆差11.02萬億日元)。外債利息支付和外國股票分紅等投資收益也實現增長,日元(2013年度順差17.38萬億日元)。
【財政收人】2014年,日本財政收1.512萬億,財政支出1.84萬億。
【產業結構】2013年,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為:1.2%,24.5和74.3%,
【 GDP構成】2014年,投資、消費和出口占GDP的比重分別為:21.7%、81.4%和17.3%}
【通貨膨脹率】2014年,日本通貨膨脹率為2.7%。
【失業率】2014年,日本的失業率為3.6%,相比2013年減小了0.4個百分點,已連續4年呈下降態勢,為1997年(3.4)以來的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