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投資吸引力
來源: 時間:2016-05-11
馬來西亞政府歡迎和鼓勵外國投資者對其制造業及相關服務業進行投資,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改善投資環境、完善投資法律、加強投資激勵,以吸引外資進人馬來西亞的相關行業。由于馬投資法律體系完備、與國際通行標準接軌、各行業操作流程較為規范,加之其臨近馬六甲海峽、輻射東盟、印度、中東市場等獨特的地緣優勢,吸引了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來馬投資經營。
馬來西亞投資環境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地理位置優越,位于東南亞核心地帶,可成為進人東盟市場和前往中東澳新的橋梁;經濟基礎穩固,經濟增長前景較好;原材料資源豐富;人力資源素質較高,工資成本較低;民族關系融洽,三大種族和諧相處,政治動蕩風險低。
世界經濟論壇《2014-201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馬來西亞在全球最具競爭力的144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20位。在亞洲發展經濟體中保持最高排名,也在24個轉型國家中被評為第二大最具競爭力的國家。
世界銀行《2015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馬來西亞2015年營商環境在全球189個經濟體中排名第18位,在亞洲僅次于新加坡和中國香港。
【宏觀經濟】2004年以來,馬來西亞經濟保持平穩增長。2011年,馬來西亞政府開始執行馬來西亞第十個五年規劃(下enth Malaysia Plan, 2011-2015),主題是“經濟繁榮與社會公正”,擬將私營經濟和創新行業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提升政府服務效率及透明度,進一步改善社會環境,加強人力資源開發,繼續培養高素質人才,提高生產力和國家競爭力,以確保社會整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從而實現2020年使馬來西亞成為高收人國家的“2020宏愿”(WAWASAN 2020)。
【國內生產總值】2014年,馬來西亞國內生產總值(GDP) 8350.40億馬幣(按2005年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人均收人34123馬幣(折合10802.9美元)。
【產業結構】2014年,馬來西亞投資總額為2280.89億馬幣;消費總額5489.51億馬幣;出口總額為7413.33億馬幣。農業、礦業、制造業、建筑業和服務業在GDP中所占比例分別是6.9% , 7.9% , 24.6% , 3.9%和55.3%
【國家預算收支】馬來西亞國家銀行數據顯示,2014年,馬來西亞聯邦政府財政赤字374億馬幣,占GDP的3.5%0
【外匯儲備】截至2014年底,馬來西亞外匯儲備1159億美元。
【外債余額】截至2014年底,馬來西亞債務規模7447.00億馬幣(約合2110.29億美元),其中,外債規模3670.72億馬幣(短期外債1562.00億馬幣,中長期外債2108.72億馬幣),內債規模2232.91億馬幣。2014年7月,標準普爾(Standard&Poor's)表示馬來西亞主權評級維持為“穩定”。其中,外幣主權信用評級維持在“A-/A-2 ",本地貨幣主權信用評級則維持在“A/A-",該國在東盟中的評級維持在“axAAA/axA-1十”不變,反映出馬強健的對外資產負債狀況和良好的貨幣靈活性。。
【通貨膨脹率】2014年馬來西亞通貨膨脹率為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