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亞投資吸引力
來源: 時間:2016-04-08
【投資吸引力】坦桑尼亞吸引外資的優勢主要有:(1)政治社會穩定。近年來,坦桑國內政局穩定,大力發展睦鄰友 好關系,是非洲國家少有的內政穩定的國家之一。坦桑尼亞共有126個部 (種)族,從來沒有發生過部族沖突;坦桑境內的基督教徒和伊斯蘭教徒 總體和睦;坦桑民主制度發展較為健全,被西方贊為非洲國家民主化的樣 板,政局發生動蕩的可能性較小。雖然坦桑尼亞2015年的大選將比以往更 加激烈,但國家總體和平穩定的局面不會受到大選影響。 (2) 自然資源豐富。坦桑尼亞有著豐富的農業、礦業以及旅游業資 源。 農林漁業方面:坦桑尼亞擁有可耕地4400萬公頃;擁有森林和林地面 積共3,350萬公頃,其中8萬公頃人工林場和1,140萬公頃天然森林可進行 商業采伐;擁有6.4萬平方公里的印度洋領海水域, 22.3萬平方公里的印度 洋專屬經濟區水域以及5.8萬平方公里的淡水湖面,海水和潑水捕撈的潛 力巨大。 礦業方面:坦桑尼亞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查明的主要礦產包括黃金、 金剛石、鐵、燥、磷酸鹽、煤以及各類寶石等,總量居非洲第5位。坦桑 尼亞的天然氣資源儲量也非常巨大,根據坦桑尼亞官方公布的數據,目前 坦桑尼亞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達44萬億立方英尺,預計總儲量至少可達 200萬億立方英尺。 旅游業方面:坦桑尼亞的旅游資源得天獨厚,不僅擁有風光蹄脆的坦 噶尼喀湖、維多利亞湖、馬尼亞拉湖和馬拉維湖國家公園等景點,還擁有 乞力馬扎羅山、東非大裂谷等雄奇的自然最觀以及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米 庫米野生動物園等著名野生動物觀賞區。 (3) 投資環境相對完善。自 1986年以來,坦桑尼亞政府在世界貨幣 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支持下,執行經濟整改制tl,指于私有化,致力于 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頒布了一些促進和保護投資的法律法規。坦桑尼亞 政府在1997年、 2002年分別出臺新的《投資法》和《出口加工區法案>> , 為外來投資提供了較多優惠政策。外資企業到坦桑投資可以享受包括稅收 優惠政策幫扶以及金融支持等多方面的優惠政筑如外資企業可享受100 %資本退還(RP通過減免稅費等形式全額返還企業的資本投入);外國股東 所得股息和分紅可自由匯出;在資本投資回收前免繳所得稅;出口加工區免繳股息預扣稅等。 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訪問坦桑尼亞時,在兩國元首見證下,中坦 兩國正式簽署中坦投資保護協定,并已于2014年3月才8日正式生效。 坦桑尼亞政府將其鼓勵投資的領域分為最惠領域和優先領域。最惠領 域包括農業和以農業為基礎的工業、采礦業、石油天然氣、旅游、基礎建 設、交通、航壁、通訊、金融和保險服務等領域。在這些領域的投資,其 資本貨物免繳進口關稅。優先投資領域包括能源、化工、制造業、紡織與 皮革生產、自然資源開發、漁業、林業、人力資源、建筑、房地產開發、 管理咨詢、電視廣播以及以出口為導向的項目等領域;在這些領域的投 資,其資本貨物只需交納5%的進口關稅。坦桑尼亞還根據1997年通過的 投資法,成立了國家級的投資中心,為外國投資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4) 地區輻射能力較強。坦桑尼亞地處非洲東海岸中部,地緣優勢 明顯。作為東非共同體成員國之一,坦桑尼亞優越的地理位置是進一步向 周邊國家輻射的良好條件,因而投資坦桑尼亞市場有其戰略意義。 特別令 人關注的是,坦桑尼亞已經與美國、歐盟等達成了開發市場的有關協定。 因此,在坦桑尼亞投資所生產的產品,可以免關稅,快捷地出口到美國、 歐盟。
【較具潛力的投資領域】坦桑尼亞近年來具有潛力的投資領域包括: (1)制造業。坦桑尼亞希望能夠利用其區位優勢,成為整個東非的 制造業基地。近年來,隨著坦桑尼亞大量天然氣資源的發現,越來越多的 外資開始看好坦桑市場,來坦桑尼亞投資創業的人越來越多。目前,工業 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己從以前的10%提高到22.2%. 但同時,當地多數基 本生產和生活品還是主要依靠進口,當地工業產品替代進口的潛力依然很 大。 (2) 農業。坦桑尼亞政府高度重視發展農業,農業是坦桑尼亞吸引 外資的最惠領域。 2009年6月,坦桑尼亞總統基奎特提出"農業第一"的 發展理念,將犯監預算提高到財政預算的10%0 2011年1月,坦桑尼亞政 府提出"南方農業發展走廊"的規劃藍圖,吸引外資到坦桑尼亞投資農業 開發、種植及農產品加工銷于業。坦桑尼亞擁有4400萬公頃可耕地土地, 其中己耕種土地面積1020萬公頃,僅占可耕地面積的2313毛。 (3) 旅游業。近年來,坦桑尼亞旅游業在其國民經濟中發揮日益重 要的作用,坦桑尼亞政府將其作為國家減貧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推進, 鼓勵外資投資于旅游業,重視發揮私營企業在旅游業發展中的主導作用。 政府在提供和改善基礎設施、引導投資方面發揮促進作用。坦桑尼亞旅游 資源豐富,在發展旅游業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面臨旅游基礎設施落 后、旅游專業從業人員匱乏、旅游市場開發和宣傳滯后等問題。 (4) 基礎設施。落后的基礎設施狀況嚴重影響坦桑尼亞經濟發展,基礎設施項目成為坦桑尼亞吸引外資的主要行業,包括公路、電力、橋梁 和港口等。中國企業自上世紀90年代初進人坦桑尼亞工程承包市場,經過 20年發展,逐漸占領坦桑尼亞工程承包市場80%以上份額。目前,在坦桑 尼亞有30多家中資工程承包企業, 2500多名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 員。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使得坦桑尼亞對水泥、瓷磚等建筑材料的需求 量較大,中國建材設備制造企業可積極參與坦桑尼亞建材行業工程的承包 和投資。 (5) 礦業。坦桑尼亞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數十種礦藏,包括黃 金、金剛石、鐵、鐮、鈾、煤以及各類寶石等,總量居非洲第5位。據已 有資料來看,坦桑尼亞礦產資源潛力巨九己知礦產的埋藏深度太多在200 米之內,還有很多露天礦藏,較易開采。黃金是現在坦桑尼亞第一太出口 創匯產業,已經有50年的開采歷史,但開采量還不到儲存量的10%。由于 資金和技術等原因,坦桑尼亞無力自主開發其豐富的礦產資源,非常希望 外國投資者帶來資金和技術,并從事勘探、采礦和礦產品加工等作業。坦 桑尼亞政府非常重視礦業發展,將礦業列入特惠投資領域,在外資的投資 選擇和持股比重上,除規定政府參股最高可達20%外,沒有其他限制,還 可享受如100%資本返還、所得股息和分紅可自由匯出等優惠政策。 世界經濟論壇 (2014-201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坦桑尼亞在全 球最具競爭力的144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121位。
【宏觀經濟】 坦桑尼亞經濟以農牧業為主,結構單一、基礎薄弱、發展水平低下, 是聯合國公布的48個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全國約有34%的人口處于 貧困狀態。
【經濟增長率】近5年來,坦桑尼亞GDP年均增長率約7%,世界銀行 等國際機構預計坦桑尼亞GDP未來幾年仍將保持在7%左右。 2013/14年財 年,坦桑尼亞GDP約43創乙美元,增長率7%,人均GDP約768美元。
【產業結構】 2013川4年財年,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對GDP貢獻率分 別是21 .7%、 22%和51.1%。
【財政收支】 2013/14年財年,國家預算收人70 億美元,預算支出 101.28億美元,預算赤字占GDP的7%。
【外債】截至2014年6月,坦桑尼亞外債余額約140.21億美元占GDP 的比重32%; 內債39.61億美元,占GDP的比重刊%。坦桑尼亞貸款主要 來自美國、歐盟、日本、印度和中國等。
【通貨膨脹率】 2014年,坦桑尼亞全國通貨膨脹率為7.6%0 (具體 數據見表2-1和2-2) 。
【失業率】 2012年,失業率估算為10.7%。2012年標普、穆迪和惠譽蘭家評級機構將坦桑尼亞主權債務等級評為 B級。表明坦桑尼亞缺少理想投資的品種,還本付息,或長期履行合同中 其他條款的保證極小。近兩年,上述蘭大評級機構未對坦桑尼亞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