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金融概況
來源: 時間:2016-05-11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使馬來西亞金融體系遭到重創,1998年9月2日,馬來西亞政府實施固定匯率制,對外匯流出實施嚴格管制。隨著經濟狀況的好轉,2005年7月21日,馬來西亞政府實施管理下的浮動匯率制,外匯管制措施大幅度放寬,為外國投資營造了良好環境。
【當地貨幣】馬來西亞貨幣為馬幣(也稱林吉特或令吉,Ringgit Malaysia )。外商可到銀行及貨幣兌換所兌換馬幣,馬來西亞所有銀行都能兌現旅行支票。目前,馬幣不允許海外自由兌換。
人民幣與馬幣不可直接兌換。人民幣與馬幣進行結算需以美元搭橋。2010年8月19日起,中國外匯管理局開始公布人民幣對馬幣匯率中間價。人民幣對馬幣匯率中間價采取間接標價法,2015年5月15日,中國外匯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幣:馬幣匯率為100: 57.491
自2005年7月以來,馬幣對美元穩定上升,2008年3月一度升至3.1:1,后略有波動和調整。2006年12月 29日1美元約合3.52馬幣,2007年12月31日1美元約合3.31馬幣,2008年10月20日1美元約合3.51馬幣,2009年3月6日1美元約合3.74馬幣。近年來馬幣對美元再次出現波動,2015年5月15日,1美元約合3.6060馬幣。
【外匯管理】馬來西亞外匯管制條例規定,在馬來西亞注冊的外國企業可以在當地商業銀行開設外匯賬戶,用于國際商業往來支付。外匯進出馬來西亞需要核準。外匯匯出馬來西亞不需繳納特別稅金。
馬來西亞原則上規定外國公民在人境或離境時攜帶超過1萬美元或等值的其他貨幣,需向海關申報。
在馬來西亞工作的外國人,其合法的稅后收人可全部轉往國外。
【中央銀行】馬來西亞中央銀行是國家銀行,主要負責維持國家貨幣穩定,管制和監督銀行、金融及保險機構,發行國家貨幣令吉。
【商業銀行】馬來西亞當地主要商業銀行有:馬銀行、土著聯昌銀行、大眾銀行、豐隆銀行、興業銀行等。
【外資銀行】馬來西亞當地外資銀行主要有:花旗銀行、匯豐銀行、標準渣打銀行、美國銀行、德意志銀行、華僑銀行以及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在馬來西亞設立的分行等。
與中國國內銀行合作較多的當地主要銀行有:馬來亞銀行、豐隆銀行、土著聯昌銀行等。
【中資銀行】在馬來西亞的中資銀行主要有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
馬來西亞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 (Malaysia) Berhad )
地址:Ground, Mezzanine,&1 st Floor Plaza Osk, 25 Jalan Ampang50450 Kuala Lumpur, Malaysia
電話:006-03- 21626633
傳真:006-03- 21615150
電郵:Service_MY@bank-of-china.com
中國工商銀行馬來西亞有限公司(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China (Malaysia) Berhad)
地址:Level 34C, Menara Maxis, KLCC, 50088, Kuala Lumpur
電話:006-03-23013399
傳真:006-03-23013388
電郵:icbcmalaysia@icbcmalaysia.com.my
【融資條件】在融資條件方面,馬來西亞商業銀行根據企業業績、信用、發展潛力及具體融資項目對內外資企業的融資要求進行審查,以決定是否給予融資或信貸支持。
馬來西亞國家央行的資料顯示,2013年底,馬來西亞隔夜利率維持在2.99%,基本貸款利率為6.53%,一年定期存款利息為3.15%0
【信用卡使用】 馬來西亞當地信用卡使用較為普遍。中國銀聯公司所屬VISA和萬事達卡可在當地使用。
【證券市場】馬來西亞股票交易所(vvww.bursamalaysia.com)是馬來西亞唯一的股票交易市場,經營股票、期貨、債券、衍生品等,分為主板市場(MainMarket)和創業板市場(ACE Market)兩部分。截至2014年4月11日,吉隆坡股票交易所主版市場共有上市企業814家,創業板市場共有上市公司10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