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馬貿易概況
來源: 時間:2016-04-07
中國和馬里有著穩定的經貿合作關系,但目前規模還較小。
【雙邊貿易】中國進口馬里的商品主要是棉花,占進口總額的60%以 上。中國向馬里出口產品主要為車輛及零部件、電機設備、通訊設備、茶 葉、藥品、輕工日用品等。中馬兩國自建交以來,雙邊貿易經歷了3個階 段:第一階段, 1961年至1978年為記賬貿易,年均貿易額約1000萬美元。 第二階段, 1979年至1987年為現匯貿易,中國主要同馬里國營進出口公 司做生意,貿易額沒有實質性突破。第蘭階段, 1988年起,馬里開始實行 貿易自由化, 1993-2004年的 12年中雙邊貿易額總計5.2億美元; 2005-2007年的3年中雙邊貿易總額達到5.1億美元。 2014年中馬雙邊貿易額為3.93億美元,同比減少8.05%,其中中國向 馬里出口2.97億美元,同比增加8.16%,從馬里進口0.96億美元,同比減 少37.26%。
【投資】據中國商務部統計. 2014年當年中國對馬里直接技資梳量 2339萬美元。截至2014年來,中國對馬里直接投資存量3.箱億美元。
【承包勞務】據中國商務部統計, 2014年中國企業在馬里新簽承包工 程合同15份,新簽合同額3.52億美元,完成營業額3.41億美元;當年派出 各類勞務人員733人,年末在馬里勞務人員1104人。新簽大型工程承包項 目包括江蘇省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承建馬里度假酒店項目,中國十七冶 集團有限公司承建馬里迪迪厄·恭布·挪拉·毛培邊境公路,北京建工集團有 限責任公司承建握馬里巴馬科大學卡巴拉(教學區)部分桂舍等。 目前,在馬里的中資承包工程企業主要有:中海外、中地、葛洲壩、 中水電、中國路橋、中土、何南中建、青島建設、北京建工等。其業務涵 蓋建筑、道路、橋躁、地質勘探、打井、農田整治和水利工程等多個領壤。 中資公司在馬承包工程業務起始于卻世紀8伴代中期,公司以承擔中 國援外項目為契機,相繼開展承包工程業務。隨著中國 "輩出去"戰略 的不斷深入實施,近幾年中資公司的承包工程業務蓬勃發展,已占據了馬 里113強的工程承包市場艙額。
【援助】 馬里屬于國際公認的重債窮國,也是中國對非援助重點國家 之一。建交50多年來,中國向馬里提供了大量的經濟援助,建成了創多個 成套項目,這些項目在馬里人民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 用。如中國政府提建的塞古紡織廣和上卡拉糖聯,自20世紀9伴代中期改 為兩國合資經營以來,營運狀況良好,至今仍在E常生產,保證了市場上 部分棉布和食糖的供應。中國援建的會議大廈、 "3.26" 體育場、馬里醫 院、巴馬科第三大橋及在建的巴馬科大學等項目,提升了馬里在西非國家中的形象,令馬里人倍感驕傲和自豪。
【貨幣互換】中馬雙方目前尚未簽署貨幣互換協議,人民幣與西非法 郎不能直接結算。 ng&?U>@???an>年,馬里新增就業崗位33922 個,比2012年增加 66.7%0 2013年全國失業率為10.8%,其中女性失業率為15.1%,男性失 業率為7.2%。
【公共債務】截至2013年底,中長期債務余額16985億西非郎,約合 25.89億歐元,其中外債14450億西非郎,約合22.03億歐元,占85.1%. 內債253創乙西非郎,約合3.8創乙歐元,占14.9%。在外債中,多邊債務11597 億西非郎,約舍17.68億歐元,占80.3%; 雙邊債務2853億西非郎,約舍 4.35億歐元,占19.7%。 馬里舉借外債的規模和條件受IMF等國際組織限制。根據經濟和財政 部前景預測,馬里公共債務至少到2020年以前是安全可靠的,即公共負債 率不超過GDP的70%. 還債率不超過當年預算收入的30%。
馬里屬于主權債務未被評級的國家。 2004年作為聯合國發展動議的一 部分,馬里曾被評級,但后來評級被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