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爾基礎設施狀況
來源: 時間:2016-04-29
尼日爾為內陸國家,進出口物資主要經科托努和洛美等鄰國港口轉運和空運。
【公路】截至2013年,公路總長20083公里,其中瀝青路4397公里,土路8196公里,便道7490公里。2009年登記機動車總量為26707輛,90%以上為二手車。
[三條國際干線]
貝寧線:尼亞美至科托努港1060公里,尼亞美至貝寧的帕拉庫622公公路,帕拉庫至科托努438公里,既有公路又有鐵路相通,由兩國共同管理使用。布基納法索線:可分兩路。(1)從尼亞美到布基納法索東部的法達恩古爾馬,然后,由法達恩古爾馬南下至多哥洛美,均為公路,全長1245公里;(2)通過公路由尼亞美到瓦加杜古全長540公里,然后轉鐵路由瓦加杜古到阿比讓全長1145公里。
尼日利亞線:由公路從尼亞美經馬拉迪到尼日利亞的卡諾,然后轉鐵路到拉各斯。
【國內主要公路干線】
東西線:從蒂拉貝里經尼亞美、多索、科尼、馬拉迪、津德爾、古雷、迪法到恩吉格米。
北線:從尼亞美經科尼、塔瓦、阿加德茲到阿爾利特鈾礦區;從阿爾利特南下經阿加德茲、塔努特到津德爾;從尼亞美經菲森蓋到塔瓦。
【鐵路】尼日爾境內到目前為止仍沒有任何鐵路設施,也無輕鐵和地鐵。2014年4月7日,目前規劃中的四國環線(貝寧、尼日爾、布基納法索和科特迪瓦)鐵路“科特努一尼亞美一瓦加杜古一阿比讓”中的“尼亞美一多索一加亞”段和“帕拉庫一馬朗維爾一加亞”段項目開工儀式分別在尼亞美和貝寧舉行。
該項目采取“PPP'’方式推進,主要投資方為法國波洛萊集團。據了解,“尼亞美一多索”段預計于今年完工。2015年3月,貝寧境內“科托努一帕拉庫段”舉行開工儀式,同時,尼日爾與貝寧簽署撤銷貝寧一尼日爾鐵路聯營體(OCBN)及新的科托努一帕拉庫一尼亞美鐵路特許經營方案協議。
【空運】現有尼亞美、阿加德茲、馬拉迪、塔瓦和津德爾五個機場。共有各類機場19個。尼亞美機場為甲級國際機場,跑道長3000米,可起降波音747大型客機,阿加德茲、津德爾機場可降落737客機。法國、塞內加爾、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皇家、土耳其、多哥和埃塞俄比亞等7家航空公司經營途經尼亞美的國際航線。2010年,全年起降5022多架次,國際航班3454架次,國內航班1568架次,運送旅客156273人次,貨運量 1891多噸。2014年1月,尼日爾、馬里和毛里塔尼亞三國負責民航事務的部長級代表參加了在努瓦克肖特舉辦的聯合航空公司籌備會,決定聯合成立一家航空公司。2015年3月,尼日爾政府與澳大利亞ARCH I下EAM集團及法蘭克福機場管理公司(FRAPOR下)簽署合作協議,將以公私合作方式(PPP)開展尼亞美迪奧里·哈馬尼國際機場改造項目。該項目總投資超過1250億西非法郎(約2.5億美元),將新建一座旅客吞吐量200萬人的航站樓。
尼亞美國際機場為主要對外航空港,目前從國內沒有直達尼日爾的航班,從中國到尼日爾的航班路線有:
(1)法航:北京(上海、廣州、香港、武漢)一巴黎一尼亞美(法國到尼亞美每周有四次航班);
(2)阿爾及利亞航空:北京(上海)一阿爾及爾一尼亞美;
(3)土耳其航空:北京(上海、廣州、香港)一伊斯坦布爾一尼亞美;
(4)摩洛哥航空:北京(上海、廣州)一迪拜一卡薩布蘭卡一尼亞美。
(5)埃塞俄比亞航空:北京(上海、廣州)一亞的斯亞貝巴一尼亞美。
【水運】尼日爾河在尼境內550公里,有小型機動貨船通行,雨季可航行較大船只。目前尼沒有運輸船,只是民用獨木舟。
【郵政】全國各地均可通郵。
【通訊】現在5家電訊公司,分別有法國電信子網Orange,阿聯酋電信子網MOOV,印度巴蒂電信子網AIR下EL和國有的運營商Sahelcom和Sonitel。至2012年4月,4家移動公司共有408萬用戶(包括一戶多號),其中airte1250萬;Orange103萬;Sahel-Com15萬;MOOV40萬。上述4家為GSM網絡,主營固網和CDMA的Sonite}有用戶5萬。國內和國際的固定和移動通訊系統主要通過微波和衛星進行傳輸。另有Sonitel負責運營的300公里上接布基納法索下連貝寧的過境光纜承擔一部分傳輸。尼日爾也有衛星通訊系統(已有3個地面站);已租用兩顆國際通信衛星(大西洋和印度洋各一顆)。截至2010年1月,移動和固定英特網用戶5萬戶。
2012年10月4日,尼日爾政府規定所有公共網絡中的手機用戶都需要進行實名認證。在尼日爾通訊、內政和司法部門的協調配合下,認證工作于2013年11月24日晚結束,共有5443914名用戶完成實名認證,另外有1728225名匿名用戶號碼被暫停服務。
據尼日爾官方統計,2011年到2014年,尼日爾電話覆蓋率由25%提升至35%,互聯網覆蓋率從2%提升至12.5%。通訊業在2014年為國家財政貢獻1287.35億西非法郎(約2.15億美元)收人,已成為石油業之外對國家財政貢獻最大的行業。
【電力】尼日爾電力發展落后,電力供需矛盾突出,不能滿足工業要求,即使在首都也經常性停電,相關重要機構都自備柴油發電機組滿足需要。尼日爾每年大部分電力從鄰國尼日利亞進口,仍然無法滿足國內需求,嚴重制約了其經濟發展。據尼日爾有關部門統計,1990至2008年,尼日爾全國約45%的家庭使用煤油燈作為主要照明資源,其中包括33.8%的城市家庭和46.7%的鄉村家庭。全國使用電力作為照明資源的家庭僅占10.8%,其中包括56.2%的城市家庭和2.4%的鄉村家庭。2007年全國電力消費5.895億度,其中電力進口4.5億度,國內自產的電力只占很小一部分(見表2-5 ) a預計坎大基水壩項目和薩爾卡達姆納煤電項目建成后,尼日爾電力供應狀況會有根本改善,電價亦會大幅度下降,據尼日爾官方測算,坎大基水壩建成發電后,尼日爾每度電的價格將由現在的150-200西非法郎降至10-15西非法郎。此外,尼日爾由于全年日照充足,太陽能發電同樣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2012年4月,拉菲尼總理為尼日爾電力公司在尼亞美租用的一個20兆瓦發電廠投產剪彩,首都的電力供應狀況有所改善。目前正在推進中的比爾寧凱比至尼亞美及扎波利至馬蘭維爾輸變電項目建成后,可進一步提高來自尼日利亞電力進口量,待尼日爾坎大基項目完成后,也可通過此線路向多哥、貝寧出口富余電力。目前正在施工的古胡·邦達重油電站裝機容量100兆瓦,預計2015年完工,建成后可顯著改善首都尼亞美的供電狀況。據尼日爾能源和石油部數據,尼日爾2013年全年可支配電力為1001吉瓦時,其中自發電量為398.6吉瓦時,從尼日利亞國家電力控股公司(戶日CN)進口電量為602.4吉瓦時,進口電量占60%, 2013年,尼日爾電力接人覆蓋率僅為8%,在全國1.4萬個居民點中,只有555個完成電力接人,其中城市覆蓋率為47%,農村地區為0.4,城鄉差距懸殊。
尼日爾即積極參與西非電力聯營體建設,落實有關計劃,致力于緩解地區電力供不應求的現狀,提高電力安全保障。同時,尼日爾作為地區內電力資源豐富的國家,希望通過一系列電力項目的開發,從電力進口國轉變為電力輸出國,提升國家經濟實力和在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