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發展規劃
來源: 時間:2016-04-12
經濟全球化沖擊,使德國陷人深刻的結構性和制度性危機。進人21世 紀,德國政府已經并計劃開展深刻的社會經濟變革,以確保德國經濟的可 持續發展。其社會經濟發展基本思路是:努力使傳統社會民主與新自由主 義相結合,堅持國家與市場、供給與需求、公平與效率、權利與義務相平 衡的原則。
【 21世紀經濟發展戰略框架】 2002年4月,德政府制定21世紀國家可 持續發展戰略總體框架,由4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21項指數組成。世代公 正、生活質量、社會團結和國際責任為4個總目標。 21項指數涉及合理開 發資源和資源循環利用、《京都議定書》規定的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和 大氣保護、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中的比例、土地使用、國家公共財政支 出、教育、社會福利和國內生產總值、經濟未來發展、私人和國家用于研 究和開發的經費、運輸能力和鐵路在貨運量中占比、生態犯監耕種占比、 空氣質量、健康標準、制止環境犯罪、就業率、家庭前景、男女平等、外 籍公民融人社會、發展援助和經濟合作經費、市場開發和從發展中國家的 進口量等。
【可持續發展重要領域】與此相應,德國還確定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 重要領域。能源政策的首要目標是: 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減 少40%,從2010年停止煤炭補貼,擴大利用可再生能源,取消核電供應。 發展企業化可持續農業,在保護環境前提下,生產健康食品;在農業區引 人能夠適應未來發展的其他產品。交通方面必須實現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的目標,開發"無污染"技術,發展鐵路交通貨物運輸。
【新經濟化】實施"新經濟化"戰略。采取一切措施,迅速推進以信 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為代表的新經濟產業的興起,原有產業也要迅速實現新 經濟化,使新經濟成為德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同時,要加速德國經濟生態化進程,甚至使德國經濟模式稱得上"生態社會市場經濟"。
【五 "1" 政策】未來幾年,德國經濟政策制定和實施將重點圍繞五個 "1" ,即投資( INVESTMENT) 達到 OECD 國家平均水平;創新 ( INNOVATION )快速轉換為市場成果;加強交通和電信基礎設施 ( INFRASTRUCTURE )建設;支持中小企業國際化 (INTERNATIONALlSATION) ;加強勞動力市場融合( INTEGRATION OF LABOR) ,包括增加移民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