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安迅思2013年開始進入中國碳市場,其在國內培訓和會議有一定影響力。在交易所和央企、地方國企等做了很多工作,今天就碳市場分析和展望的一些問題,采訪了安迅思中國碳團隊市場總監劉亮先生。
1,碳市場的流動性不足,交易不活躍,數據不完全透明和真實,且數據樣本代表性不強,市場分析有什么用呢?
目前是碳市場的初期階段,并且試點省市的配額存在普遍盈余,的確沒有較好的流動性。這是大家都有的感覺,并且部分人對碳市場沒有信心也是這個原因。但碳市場仍然有其自己的市場特點,我們仔細分析企業配額和排放的盈虧關系,行業與歐洲同行業的對比,結合政策和歷史交易時間,交易量,交易主體等等詳細內容,對市場價格的影響因素深入了解,并分析其合理性,也能更進一步的預測到未來何時可能會出現交易,以及價格的趨勢。
2 大家關注的都是碳市場的政策,特別是有內部政策信息的,這個怎么看?
碳市場的制度建立和政策公布是極其重要的,其他金融和大宗商品也類似。在政策制度未明的情況下,等待也是一種態度。但安迅思作為分析機構,會發揮自己的優勢,對市場的過去,未來,以及歐盟等市場的對比分析,創造合理的假設條件,運用安迅思全球碳市場分析的資訊優勢對政策進行預判。眾所周知,政策也是人或智囊制定的,他們制定政策也是依據一定的假設條件和市場分析,因此,專業分析的作用就是像制定政策的人或智囊一樣去思考,去設定條件,幫助客戶預防政策風險(市場風險的一部分)。
3 安迅思(ICIS)這兩年的價格預測與實際市場價格走勢的一致性如何?
安迅思自2014年初發布了深圳和北京的配額中期(2年)價格預測后,到目前為止逐步發布了六個試點地區的價格預測報告,在新政策出現時,或者每三個月都有對價格預測進行更新。這兩年安迅思的價格預測與各試點的實際價格走勢吻合度很高,在趨勢走向和價格轉折點也非常及時,顯示出了對市場行為,數據分析的良好把握。也歡迎更多的人關注安迅思的價格預測報告,更好的認識和了解碳市場。
4,對全國統一市場的碳市場配額價格預測和CCER是否有意義?
2015年中開始,安迅思就已經開始對全國碳市場配額價格做預測研究,并且在當年9月份公開會議推出預測報告。在綜合了CCER大數據庫之后,對未來全國統一市場的CCER也做了價格預測。首先,這些都是領先市場至少兩年的行為,作為一家分析研究機構,我們在把歐洲企業碳管理經驗分享給控排企業,同時也把用金融和數據理解市場和政策的方式分享給大家。
量化分析選取的數值既體現了國家納入的排放量,未來的減排目標,GDP,排放,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規劃,各工業行業近幾年的情況,也綜合了歐盟和試點地區的寶貴經驗。這些工作在大企業集團的碳報告里一樣也有,很多企業領導的決策實際上也是這樣的量化分析。
因此,這些價格預測非常有意義,我們依托一個成熟的碳市場價格預測模型,更穩妥更詳盡的推出量化分析結果,為各企業所用,無論是些報告、方案或者交易。
5 市場分析的用處在哪里?
我們認為主要的用處包括:
(1) 外資或合資控排企業,他們有碳資產管理的經驗,在中國碳市場試點期間,就已經開始重視市場分析,這是對未來政策的風險控制。以一個節省成本的方式,找個好的資訊方,就可以達到目的,特別我們還是目前唯一的中英文碳資訊市場分析機構。
(2)國內碳市場這幾天,市場上出現了部分CCER開發購買大戶,特別是在各試點頒布了CCER抵銷使用限制政策后,大戶出現了貨難以出售,成本無法回收的處境。作為在國內碳市場的先鋒,可能由于風險控制沒有做好,一不小心變成先驅。如果回到幾年前,他們能夠有效的對市場進行分析,控制好政策風險和價格風險,不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情況應該會改善很多。
(3)很多碳從業者從做CDM轉過來的,很容易把國內碳市場初期和2005年CDM初期進行比較。但兩者的根本不同,其機制基礎,市場透明度,信息對稱性,價格都有較大區別。碳市場是個全面的市場,通過一個網站資訊的方式,呈現出金融和數據分析這樣理解市場的一個方法。對合同商務、價格談判、制定企業投資組合比例都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6 如何把握碳市場的商機?
如果要回答這個問題,最先的答案就是要懂這個市場,做好基礎知識儲備。集合去年到今年的領導人外交活動,今年初國家發改委的文件和電視電話會議,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及財政部長發表對于碳市場的相關內容。了解近期的政策信號。
衡量自己的投資規模或資源,找到適合自己在碳市場的位置,評估自己能夠承受的風險和未來可能的機會(因碳市場的風險控制和目前的流動性,不能像股市一樣特大金額操作)考慮是否值得投入。如果有興趣,在選取的市場上開始操作,從風險低的方式開始操作,等待著適合自己的商機。